“孩子得抑郁、双相后,总是埋怨指责,把我当仇人!”家长该怎么面对?
“孩子得抑郁、双相后,总是埋怨指责,把我当仇人!”家长该怎么面对?
我们接诊过的一个患者小璇,其父母的教育比较简单粗暴,使女儿从小到大形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。高中时,小璇就诊于精神卫生机构,被诊断为双相障碍。
得病后,小璇主要是情绪低落,认为自己是“废物”,虽然跟爸爸关系不好,但跟妈妈关系还不错,觉得只有妈妈可以理解自己了。
可后来,她接受了几次心理咨询,有可能受到精神分析师不当的引导,也有可能在网上接触了一些偏激片面的言论,她变得非常仇视父母,认为自己得病都是父母害的。
她开始经常在家发脾气,动辄辱骂父母,因为父亲经常不在家,她更是把气撒到妈妈身上。
她妈妈意识到过去的家庭教育方式确实犯了错,女儿又病了,所以她从不敢反驳。结果小璇变本加厉,愤怒时开始打妈妈。有好几次妈妈被女儿追到家里角落,蜷缩着保护头部,任由女儿对自己一边拳打脚踢,一边辱骂,后来妈妈一看到女儿就发怵。
妈妈跟我倾诉时,老泪纵横:“主任,这哪里像孩子打妈妈啊,简直就像打仇人,她下手很重!我真的很痛苦!但我知道自己以前做得不好,我不敢反抗,只要她心里好受点,我就忍着。”
看着小璇妈妈这样,我也很难受。我心疼小璇遭受疾病的折磨,理解她对父母的愤怒,但我也知道父母心里的痛苦和委屈。其实,孩子对父母一味打骂,父母一味地忍让,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,反而容易加深了一家人的痛楚。
后来,经过我们系统化的深度心理干预后,小璇主要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得以修复,其父母的自我反省、改变和提升更深刻,亲子关系大有好转,小璇妈妈非常欣慰。
很多青少年患者父母都有类似的痛苦。孩子患病后,总是埋怨、指责、甚至仇视父母,情绪爆发时不断翻旧账,几乎将所有责任都推到父母身上。
有的孩子还骂得非常难听、在家狂砸东西。再严重的话,会像上面例子那样动手打父母。
如果这孩子本来的诊断是抑郁症,后来医生得知他们在家暴躁、大发脾气、打人砸物的话,就很容易改诊断为双相障碍。这个诊断令很多患者和家长更难接受。
这些家长很委屈,也很困惑:“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,TA为什么那么恨我?为什么把我当做仇人?”孩子对亲生父母的排斥像一把刀似的扎在他们心上。
还有很多父母尤其是父亲认为,孩子打骂父母岂不是大逆不道?他们也容易暴怒,控制不住的时候也会砸东西、打孩子,双方发生更加激烈的冲突,孩子的病情迅速恶化。
这些家长多半是对孩子的病缺乏深入、理性的认识,还没有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家庭教育中的错误,也难以与孩子共情。
如果学会科学的应对方法,这些孩子的强烈负性情绪会迅速得到释放,慢慢跟父母改善亲子关系,并加快康复。
孩子“性情大变”不全是因为得病
首先,父母一定要先深入了解孩子患病的心理根源,面对孩子的埋怨、指责,甚至仇视时才能更理性。
不管孩子的诊断是抑郁症还是双相障碍,他们一般都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,而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父母过去的不当家庭教育。
比如父母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,经常批评、否定,要求过分严厉,甚至对孩子辱骂、打骂。这是很常见的、来自于父母的叠加性心理创伤。
当然,还有些创伤可能来自于学校老师、同学、互联网或一些社会事件等等。但家庭教育上的心理创伤几乎是都有的。父母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,不要回避。
可能很多父母疑惑,“我们小时候也没少挨骂、挨打,也没啥心理问题,怎么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形成创伤了呢?”
这种疑问多半来自于父亲,而且他们还感激父母对自己的打骂,“我要不是被打老实了,知道奋斗了,我哪有现在的事业和成就!老祖宗传下来的教育方法,怎么突然就不行了呢?我打骂孩子怎么就不对了呢?”
我跟这些家长解释,现在时代不同了,上一代人和孩子这一代人的成长背景、接触到的思想文化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在60、70后那一代人成长时期,社会经济较落后,信息闭塞,缺乏自由民主、心理抚养的意识,大部分父母的教育观念很传统。孩子不听话父母就教训一顿,这是天经地义的事,不打骂的家庭反而是少数。
当时的学校教育也是如此,罚站、戒尺打手心,是老师们必备技能。在那个年代,棍棒教育是一剂“苦口良药”。
所以当时被打的孩子虽然也有愤怒、痛苦,也曾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创伤,但与周围的兄弟姐妹、同学比较时,发现大家都被打过。而且所有人都说要听父母的话,要孝顺,打是疼骂是爱。
在这种背景下,被打的孩子很快就把心理创伤合理化了。而打骂确实有震慑作用,能矫正一些不良的行为。当孩子的积极变化得到了赞赏,帮助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,他们便容易将此归功于父母的棍棒教育。此时,曾经的创伤不但被疗愈了,他们还认为从中获益了。
但现在的孩子不同了。自从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,自由民主的理念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。不少年轻父母也受到了影响,更加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,摒弃了打骂的方式。
尤其是国内一二线城市里,打骂孩子、棍棒教育已经不是主流。上网一搜,热门的家庭教育书籍和课程都在强调“正面管教”“科学育儿”。
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父母再打骂孩子,孩子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冲击:父母为什么这么粗暴?为什么一点都不尊重我?为什么别人家的父母温柔开明,但我总挨打?
他们从小接触的文化和理念与父母不同,就很难认同父母陈旧的教育方式。相反,他们想来想去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,“父母这么对我,是因为根本就不爱我,或者想控制我”。
所以,父母的自我反省一定要深入,要想到自己原生家庭、成长背景对自己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,要意识到时代的变迁。而且不能因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,就把自己的行为和导致的结果合理化。
父母是爱孩子的,但如果爱的表达方式有问题,没有了解科学的方法,不尊重孩子的感受,这就好心办了坏事,变成了很多人认为的“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”。
那为什么孩子过去不说,也没向父母发那么大脾气,得病之后却像换了个人一样呢?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:
一,孩子患病后持续压抑、焦虑,父母又没有及时改变与孩子相处的方式,所以他们的心理创伤被不断激活、甚至强化。
很多孩子得病后像一头困兽,很多道理他们都懂,比如振作起来,好好学习,克服困难,但疾病让他们有心无力,他们自己也很绝望。而个体处于负性情绪时,思维内容也往往是负性的,容易灾难化思维,心理创伤就很容易被激活。
比如父母过去对他们造成的一些伤害,在患病前他们情绪比较好的时候,觉得也不是很大的事,或者有怨言但不敢说出来。
但患病后,孩子越来越压抑、焦虑,情绪本来就非常糟糕,再加上父母可能还是用以往的方式跟他们相处,他们过去的心理创伤就很容易被激活,认为父母对自己造成的伤害非常大,便表现得比以前更容易发脾气、“记仇”。
第二,孩子可能接受过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咨询/心理治疗,受到精神分析师的不当引导。
不少父母有过这样的经历:孩子本来跟父母关系不算恶劣,甚至跟其中一方家长关系还不错,但接受了精神分析后,反而变得仇亲。
这可能是因为部分精神分析师过于强调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,过度将孩子得病的原因都归咎于父母。抑郁症的孩子本来主要是责备自己、自我否定,一听精神分析师这么分析,就很容易将责任转移,对父母非常愤怒,认为父母是“用爱来控制自己”,“满足自己的控制欲”。
而且,这些精神分析师往往还是父母给孩子找的,有的父母还会格外强调:“这位心理咨询师非常专业。”
那么,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也是认可精神分析师的,且精神分析师的理论、分析也是非常专业的,孩子就更加认可精神分析师的说法,更笃定地认为就是父母害自己生病的。这时,父母只能哑巴吃黄连——有苦说不出了。
所以,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心理咨询/心理治疗时,建议要避开精神分析流派。精神分析不是完全没有价值,但不适合青少年患者。
第三,孩子在上网时接触到与精神分析理论相关的信息,或者因与其他病友互相倾诉,加强了对父母的不满和愤怒。
如今是信息爆炸时代,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关于心理的文章、视频,如果孩子看了一些精神分析理论的信息,也有可能过度将责任归咎于原生家庭和父母。
还有,很多青少年患者会在网上“抱团”,他们的病情和成长经历有一定相似性,互相吐槽、倾诉时,很容易产生共鸣,认为“果然我们都是被父母害的”。他们对父母的仇恨就容易进一步强化。
可能很多父母不知道,2008年,网上有一个刚成立的豆瓣小组叫做“父母皆祸害”。在接下来的10年里,这个小组的组员曾达到12万人。组员大多是当时的青少年和年轻群体,他们非常不满父母的简单粗暴教育方式,在组内指责父母造成的伤害。
应该说,这个小组确实反映了很多孩子的真实心声,折射出大量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不妥。有小部分家长看了组内发言后,一开始是震惊、生气,但后来慢慢意识到曾对孩子造成的伤害,改变了教育方式。有不少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大V还非常支持。
可是后来,这个小组的内容越来越倾向于纯粹的抱怨和发泄,成为了负面情绪的传染源,容易误导青少年、儿童。再加上小组名起得过于极端,将所有父母都称为“祸害”,豆瓣平台逐渐意识到这个小组的存在会弊大于利,便隐藏了这个网络小组。
所以,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过这类信息,再结合父母确实对他们造成过叠加性心理创伤,就很容易产生并强化对父母仇视。
父母应该理性、深入地看到以上心理根源,意识到自己确实负有一定责任,应积极勇敢地面对,而不是反过来指责孩子。
有的父母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,认为“百善孝为先”,他们无法忍受、也无法理解孩子的指责,甚至反过来骂孩子是“白眼狼”,“没良心”。
很多孩子听了更加愤怒,很可能直接回怼,“你们既然没经过我的同意把我生下来,就有义务养我,凭什么要我感恩你们。”
若是此时,父母还以暴制暴,无疑是火上浇油,很可能会给孩子造成重大的心理创伤,导致孩子的病情恶化,甚至让孩子出现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(CPTSD)。
科学应对孩子的暴怒,可以加快康复
了解了孩子仇视父母的心理根源后,父母要学会理性、科学地应对,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。
一,父母回想自己在哪些方面、哪些事情上对孩子造成过心理创伤,并有意识避开孩子的敏感点。
这可以从两方面去寻找。一方面,父母可以把孩子的成长经历过一遍,想一想孩子在哪些事情上曾经非常不高兴。如果有一些比较大的亲子矛盾,这往往不难想起。
另一方面,孩子指责父母时,往往也会透露一些线索。很多孩子抱怨的事都是很久以前的了,小学的、初中的,甚至幼儿园时的。父母很惊讶,“都过去这么久了,这孩子怎么这么记仇?”
所谓的“记仇”,往往就是因为那些事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了,他们耿耿于怀。比如小时候父母没时间关注他们,父母的打骂,父母逼迫他们学习,要求他们做不愿做的事等等。
所以孩子的抱怨和指责都是宝贵线索,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。父母一定要留意,顺藤摸瓜,反思自己当时哪些地方做得不好,及时加强自我反省,还可以专门跟孩子真诚地道歉,这有助于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