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学那点事儿
“开学综合症”其实也就是家长口中的孩子没收心。一方面是没有收心:1、行为层面——行为习惯(作息时间、学习)、兴趣爱好(沉迷游戏电视);2、情绪层面——对新学期有一些负面情绪(排斥、恐惧),对假期有一些不舍;3、认知层面——注意力不集中、分神、记忆力理解力下降等。另一方面是没有收身,主要指生物钟、身体大转弯,会感到浑身不舒服、失眠、嗜睡、头晕、恶心、腹痛、小便失禁、疲倦、食欲不振等。
生理原因:孩子生理特点---易受环境影响、可塑性强;
心理原因:心理适应能力差、坏习惯养成易、好习惯养成难、意志力(自控能力)较差、情绪波动大、很多同学对学习的认知有些问题(例如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老师);
社会原因:家庭社会对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与应试教育,缺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关注自觉意味着自控,对应的对面是自我放纵。
“开学综合症”是否常见?成绩好的学生是不是出现几率就会较低?
这很常见,其实它是“假期综合征”在孩子身上的表现而已,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,成绩好的同学可能在对于新学期的负面情绪、自信心等方面会强一些,但是依然会有其他方面的表现。
有的孩子一遇上开学,就说自己肚子疼、头晕、不舒服,有时候家长也搞不清楚孩子究竟是真不舒服还是在以此逃避上学。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?
首先排除器质性疾病;然后判断是孩子心理状态的“躯体化”还是孩子的“逃避”,不管是哪一种,都需要家长首先去理解孩子,承认问题的存在;家长如果无法解决的话可以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。
假期中,孩子和同学在一起玩,家长并不反对,也希望孩子们能够一起学习,一起玩耍,增强感情,唤起对学校的美好记忆,结果却发现孩子们在一起都是玩,面对即将来临的新学期,都产生了抵触情绪,这种情况该怎么办?
家长首先自己要明确假期的意义与定位,假期的最低学习任务是什么?孩子可以自由自配的内容是什么?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成长却不能代替其成长,应该支持孩子与同龄人的相处但是做好沟通与交流。
面对孩子出现“开学综合症”这种情况,在帮助孩子收心过程中,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去帮助孩子?
1.接受孩子、理解孩子
2.收心从收身开始(作息时间、活动内容、饮食等)
3.循序渐进
4.以身作则,营造恢复学习状态的氛围
5.沟通与交流(多约定、少规定)
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,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?
1.利用好“适应效应”承认一个适应区域,例如跟孩子约定,用一周的时间来完成适应与融合
2.引导孩子做好“假期过渡与衔接”
3.帮助孩子们清晰目标和计划
4.家校配合
避免“开学综合症”,其实不仅只在开学前下功夫,平日里、假期中,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做好准备:1、生活规律的相对稳定与持续;
2、帮助孩子进行假期规划,让孩子的假期有目标、有计划;3、把握好“亲密度”vs“规则感”、4、“自由度”vs“边界感”的关系。
本文源自:新浪微博心理学刘爱民